济南市平阴县孝直镇社区教育中心学校社区新闻

返回列表
传承红色基因 厚植家国情怀——济南市平阴县孝直镇构建起“全域育人+全民浸润”的国防主义、爱国主义教育新生态
时间:2025-04-10
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,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。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。作为平阴县红色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,平阴县孝直镇始终将传承红色基因、厚植家国情怀作为精神坐标,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,以制度夯基、阵地搭台、活动铸魂,构建起了全域育人+全民浸润的国防主义、爱国主义教育新生态。

一、强化政治引领,筑牢国防教育制度体系

      平阴县孝直镇深化《爱国主义教育法》等法律法规运用,着力构建制度保障+示范引领+教育实践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。

 

一是强化制度保障。把国防教育纳入到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、三会一课、主题党日等各类组织生活当中,深入学习《爱国主义教育法》《全民国防教育法》《国防动员法》等法律法规,以制度保障执行。

二是加强示范引领。经常性走访慰问辖区抗战老兵,选树了齐鲁乡村之星张文波等优秀退役军人典型,组建红色宣讲队”“老兵宣讲队,累计开展红色故事会”“国防教育讲堂等活动50余场,以榜样力量激活群众情感共鸣。

三是深化教育实践。积极组织党员干部、学校师生等参与志愿服务、国防教育宣传等实践活动,形成学思践悟闭环,推动爱国主义教育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。

 

二、深挖红色资源,构建国防教育多维矩阵

立足本土红色文化资源优势,平阴县孝直镇通过系统性保护、创新性转化、融合性发展,构建起遗址保护、故事挖掘、文旅融合三位一体的红色资源开发体系。

一是夯实阵地建设。成功将平阴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”“国防教育主题广场”“孝直乡忆民俗博物馆申报为平阴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保护修缮平阴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,打造集双拥广场、退役军人荣誉馆、全民国防教育长廊于一体的国防教育主题广场,构建起旧址+展馆+长廊的立体化教育场景。

 

二是活化历史记忆。围绕平安寨古城墙、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等红色遗址,制作《黄河岸边是家乡|走进平安寨:追寻红色足迹与历史痕迹》系列纪录片及图文专栏,通过电视、新媒体等多渠道宣传推广,累计覆盖受众2000余人次。

 

三是延伸教育链条。串联起平阴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”“国防教育主题广场”“和孝文化博物馆”“孝直方志馆”“耕读博物馆”“董家祠堂、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多个节点场所,形成红色历史+国防体验+家风传承+农耕实践的多维教育矩阵,年均开展研学活动10余场次,累计接待1200余人次。

 

三、创新教育载体,赓续红色基因涵育时代新人

平阴县孝直镇不断完善全环境立德树人体系,以校园教育+家校协同+实践浸润的方式,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青少年成长全过程。

 

一是深耕校园主阵地。持续推动红色教育常态化,通过开展主题班会、升旗仪式、红色经典诵读等活动,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。

二是创新教学形式。积极开展国防教育进校园”“亲子共读红色经典”“走进国防教育基地 筑牢爱国主义信念等活动,让学生身临其境感悟国防力量,筑牢家国情怀与爱国主义信念。

三是加强协同联动。组建五老宣讲团,通过和美孝直公众号及各学校、各村广播、户外大屏,推送爱国主义教育视频、党史故事等内容,形成学校、家庭、社会联动的教育闭环,实现线上线下教育全覆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