济南市平阴县孝直镇社区教育中心学校社区新闻

返回列表
深耕“和孝”文化 创新实践路径—平阴县孝直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探索与启示
时间:2025-04-14

孝直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立足和孝文化底蕴,通过创新理论宣讲体系、整合资源优化阵地、深挖本土特色品牌、融入基层治理格局等多个举措,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与乡村振兴、社会治理深度融合,形成以文化人、以德润心、以治促和的实践经验,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精神动力。

孝直镇坚持对象化、分众化、互动化开展宣讲,从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入手,以场景化宣讲为突破,以长效化机制为保障,构建起覆盖全域、精准触达、入心见行的理论传播体系,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。构建10+N分众化体系,组建领导干部、基层党组织书记、先锋模范等10支专业宣讲队,联动36个行政村的N支志愿服务分队,形成纵向贯通、横向联动的宣讲网络。针对不同群体需求,推出青雁论坛”“小马扎等定制化宣讲服务,累计开展活动2000余场,覆盖群众3万余人次。打造沉浸式宣讲场景,依托平阴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、国防教育主题广场、中联村耕读博物馆等红色资源,推出红色足迹寻访”“情景党课等特色活动。例如在野场村红色广场,通过实物展陈、情景剧还原革命故事,让理论宣讲艺术化、具象化。完善线上+线下学习闭环,充分利用和美孝直公众号、党建e平台、闪电云直播等多种新媒体渠道,开设微夜校线上课堂,覆盖流动党员350余人;线下建立宣讲人才师资库,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开展专题培训,培育基层宣讲骨干50余名。

 

孝直镇坚持以全域覆盖、功能聚合、智慧赋能为目标导向,构建起阵地联动、资源共享、服务精准的文明实践生态圈,打造群众家门口的精神家园织密三级阵地网络,形成1所(镇实践所)+2大片区(和风里、汇河两岸)+36个村站+N个特色场馆的阵地体系,整合平阴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、孝直方志馆等优秀阵地资源,打造红色教育”“农耕研学等主题路线。推动资源跨界融合,付庄村以国家级钓鱼赛事开发文明实践研学项目,吸引游客800余人次;东润种业依托万亩优质小麦种植基地打造农业科技科普阵地,实现文明实践与移风易俗、基层治理、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。创新智慧管理模式,建立积分超市激励机制,将志愿服务时长兑换为生活用品,2024年发放积分2.8万分,带动4000余人次参与环境整治等活


坚持以和孝文化为精神内核,打造文化传承+移风易俗+产业赋能三位一体的文化振兴综合体,实现以文化人以产兴文的良性互动。擦亮和圣故里文化名片,连续18年举办和孝文化节,创作《千古传颂柳下惠》等14个山东渔鼓节目,建设和孝博物馆、中联村耕读博物馆等文化地标,举办非遗展演、民俗节庆活30余场。创新移风易俗实践载体,推行戏曲+治理模式,编排《抵制天价彩礼》《三个媳妇争婆婆》等剧目巡演30余场,建立积分制+村规民约双重约束机制,将文明积分与土地分红挂钩,激发辖区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。推动文化赋能产业振兴,创办丰收节”“和圣一家亲盛世和风文化节等文化活动20余次;打造孝直小农夫农产品品牌,走进济南市300多个社区,惠及居民10万余人。


  积极探索文明实践+基层治理协同机制,推动柔性教化刚性约束有机结合,实现治理有效文明善治的同频共振。创新“志愿调解+”协作机制,联合司法、综治等部门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,组建由五老人员+法律顾问+村民代表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,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,提升群众满意度。创新村民自治模式,在全镇范围内大力推广积分存折”“美德信用超市积分兑换等经验做法,将文明行为量化考核,50万元以上集体经济强村占比41.67%,形成文明积分集体增收村民受益正向循环。构建全域志愿服务网络,组建和美孝直”“情暖民心等5支镇级志愿服务队伍和100余支村级分队,开展五为志愿服务、移风易俗、文明创建、社科普及等志愿服务活动5000余次,让新时代文明实践遍地开花,持续为人民群众幸福升温加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