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知公告
返回列表根据《关于印发<济南市街道(镇)社区教育中心校达标验收工作方案>的通知》(济教办[2020]5号)要求,经过制定社区教育中心校建设标准、印发社区教育中心校达标验收工作方案、区县初审、市教育局检查复核几个阶段的评审,平阴县锦水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学校被评为优秀等次,现将中心校情况展示如下:
平阴县锦水街道办事处位于平阴县城的西部,总面积40平方公里,总人口5.2万人,辖22个行政村和5个城市社区。2019年实现财政收入1.23亿。街道以“四区同建、打造精致锦水”为发展方向,努力打造活力宜业、生态宜居、休闲宜游的高品质县城西部新区。近年来,锦水街道立足实际,坚持高起点定位,以“务实创新谋发展,社区教育惠民生”为目标,充分整合利用和拓展社区内的各类教育资源,逐步形成了以社区为主体,学校、家庭、社区共同参与的教育工作体系。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,提升了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,为街道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
二、组建三支队伍,共同为社区教育工作献智献力
一是专兼职社教队伍。在社区教育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上把握一个“优”字,从学校选聘优秀的教师,从退休人员中选派优秀的教育者加入到社教队伍中,不断壮大教师队伍,从而为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。
在社区教育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上寻求一个“多”字。我们充分调动辖区内“有学者、有才者、有力者、有闲者”的积极性,从不同行业、不同领域中邀请专家、岗位能手授课,以满足社区居民在法律、医疗、保健、休闲、科普等方面的不同需求。其次,建立社区人力资源库,将社区居民中的党员、教师、技术人员、能工巧匠等登记在册,并在实践中培养和发展上十几名兼职教师。
二是志愿者队伍。在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上强调一个“广”字。社区不断创新工作思路,通过集中和分散形式广招社区教育志愿者,构建社区教育工作“一居一特”的新格局,打造关注爱民的服务型社区,成立了“爱心帮教队”、“结对助学”服务队等。
三是以服务家庭为核心开展青少年教育。为给辖区青少年营这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,社区秉承“学校放学、社区开课,均等服务”的工作理念,在社区建立了成长驿站,本着“高标准、 高质量、高服务”的原则开展多项活动。邀请留守儿童唱红歌、讲红色经典故事,传承红色文化;如六一期间,中心校组织团工委、文化站、妇联、玫瑰湖社区、锦祥园社区以及子顺小学、城西小学和锦水双语学校等举办一场以“牵手献爱心、关爱护成长”为主题的庆“六.一”主题活动,为孩子们带去了绘画、舞蹈、朗读、心理辅导、过集体生日、亲子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内容。
四是以菜单定制为形式开展成人教育。不同年龄段、不同层次、不同生活背景的居民,学习需求也各不相同,针对这种情况中心校以“网络教学方式、课程教学方式、自学教学方式”等不同形式,制定菜单式课程,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、业务能手、行业拔尖人才走上“社区讲堂”,为居民答疑解惑。街道对一些残障人员、贫困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等不方便入“社区文化活动中心”受教育的群体进行全面摸底并分类建立档案,为他们开展“结对助学”、“爱心帮教”、“入户送学”等一系列的教育和帮扶活动,同时还为符合条件的有就业愿望的人员进行种植养殖、生活健康及维修技术、面点师、育婴员、美容师、茶艺、烹饪等就业培训,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。如为将扶贫政策送到贫困户身边,切实解决政策不通、精神文化生活单一问题,锦水街道通过积分兑换方式为全街道建档立卡贫困户配送215台可插卡式收音机,并将医疗、教育、民政、残联等各项扶贫政策录制成宣讲音频,通过帮扶责任人入户发放,直接把党的声音传递到贫困群众身边。
二是利用“e锦水”智慧治理平台,建设智慧社区。高标准打造社区党群服务中心,为居民搭建了便捷、高效、优质的服务平台;建成了党员活动室、日间照料中心、居民文化活动室等,开辟了温馨的社区教育活动园地。
通过智慧社区建设,培育“两委”后备人才的人才47人,下派机关干部到村任职2人。
一、落实二个保障,推动社区教育工作全面开展
一是落实组织保障,确保社区教育的统筹领导力。锦水街道坚持“社区、学校、家庭”三位一体的社区教育体系,成立了由街道副主任张冬梅任主任的社区教育委员会,委员会下设办公室,由党政办主任王胜奇任办公室主任。由张冬梅任中心校校长,成立了由张冬梅校长、张召义副校长、孟培培、张祖胜、韩胜利同志为成员的社区教育学校校委会。张召义专门负责社区教育工作。逐步形成了“党政领导统筹,社教学校主管,有关部门配合、社区自主活动、群众广泛参与”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。将社区教育工作纳入工作重要内容常抓不懈。制订了社区教育发展规划、年度工作计划,完善了支持教育多项工作制度, 包括会议制度、工作汇报制度等,同时还制定了工作人员守则,进一步明确了社区教育工作的职责、任务和作用。进一步完善了社区教育工作制度:一是例会制度。负责社区教育的领导小组成员每月召开一次例会,讨论社区教育工作。二是调研制度。深入社区了解情况,掌握第一手资料,了解工作进展情况,及时调整工作思路,做好信息反馈,有针对性帮助基层组织解决具体问题。三是评估检查奖惩制度。通过对社区教育资源开发、社区教育管理机制、社区教育课程设置的新途径、新方法,实现对学校教育、家庭教育的有效补充,明确社区教育的有形化、实效化、品牌化的目标。
二是落实硬件保障,确保社区教育工作稳步推进。社区不断加大支持社区教育工作的财力投入,本着学校需要、学员需要和社区需要协调一致的原则,投资约260万元,建成了高标准的社区学校,有培训教室2处,共计786平方米,可容纳434人;数字化学习中心一处,面积98平方米,配备微机15台,多媒体大屏一块,共投资80余万元;图书阅览室一处,面积73平方米,有各类图书2000余册,报刊、 杂志若干约12万余元;教师办公室73平方米;档案室25平方米;舞蹈室、乒乓球室各一处,面积70平方米;健身房一处,面积50平方米,配备有综合训练器1套、豪华单双杠2套、仰卧起坐板2套、跑步机2套、健骑机2套共计约6万元;智慧网络室;党建主题公园等一应俱全,为街道社区教育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。
三是民间组织队伍。在社区教育民间组织队伍建设上注重一个“乐”字。民间组织队伍是一个寓教于乐的队伍,教师是居民,学生是居民,形成全民学习的良好风气。目前,社区的民间组织包含了书画、舞蹈、戏曲等文艺、体育、娱乐、休闲类组织。社区在娱乐休闲活动层面,坚持内涵发展,提高层次和水平,打造特色和品牌,提倡多样化、多层次,鼓励上水平、上档次,使社区居民人有所教所学,学有所得所乐,展示人生价值,享受人生幸福。
三、突出四类培训,推动各类社区教育均衡发展
按照“全面发动、突出重点、整合资源、搭建平台、逐步推进”的工作方针,我校紧紧围绕丰富社区文化生活,加强实用技术培训,提高全民素质,促进经济发展的办学宗旨,结合人民群众的喜爱及需求,以培训讲座、版面展览、文艺汇演、读书演讲、社区志愿者活动、学习强国、灯塔党建在线、泉城学习网等多种形式开展社区教育,社区文化教育活动如火如荼。
一是以基地建设为重点进行三农培训。基地是学员实训、快速掌握技术的加油站。社区学校非常重视基地建设,目前街道已挂牌的基地有毕海洋葡萄、后寨蔬菜、盆王菊花、凌庄牡丹、前阮二黄河水稻等观光农业、体验农业、创意农业基地;打造了党建主题公园。玫瑰湖社区“湖畔先锋”党建品牌基地;玫瑰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孝文化教育基地。
二是以育婴早教为重点开展优生优育培训。社区不定期邀请妇幼保健专家为辖区准妈妈进行育婴培训;开展亲子活动等一系列的学龄前儿童教育活动,使社区成为了儿童活动中心、家长咨询中心。社区坚持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,利用家长学校的平台,邀请育儿专家为家长授课,提高家庭育儿水平。社区为家政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时,将婴幼儿保教知识纳入到学习课程中,从而提高保姆的保教水平。
四、建立三大阵地,提供全方位的社区学习服务
一是建设党建e平台与主题公园,打造党员教育园地。中心校坚持党建引领,积极探索党建e学习管理平台。依托远程教育网络,立足严管党员干部学习、培训、到岗三项日常工作,解决了组织生活监管、视频会议及培训学习、考勤三大难题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期间,中心校利用党建e管理平台举办了全县疫情防控调查登记系统培训会、线上讲党课、线上培训等,累计500余人次实现了不见面培训,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强保证。
建设党章主题公园,公园占地1200平方米,以党章的历史沿革为主题,公园主体呈环形,由两侧环形门、鹅卵石小径、党章主题雕塑、朗读亭、“湖畔先锋”党建品牌雕塑等元素组成。公园既是集学习教育、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主题公园,更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、尊崇和信仰党章的教育阵地。中心校以此为教育阵地,让党员对党章的科学内涵有了更全面的认识,进行了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。
创建党建教育品牌,目前,玫瑰苑社区的“楼长突击”、玫瑰湖社区的“湖畔先锋”、锦水园社区的“一心五联”等社区党建品牌逐渐打响。
利用街道“e锦水”智慧治理平台,聚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着眼凝聚群众、引导群众、以文化人、成风化俗,充分发挥志愿者服务作用,扎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,开设新时代讲堂、志愿服务站、初心驿站、红色传声筒、户外劳动者驿站、职工之家爱心驿站等学习、培训、服务内容。
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,开设理论宣讲、教育服务、文化服务、科技与科普服务、健身体育服务五个平台,开展“传思想、习理论,传政策、习致富,传道德、习品行,传文化、习新风,传法律、习法制,传科技、习兴业”六传六习活动,充分发挥了助扶贫、助扶志、助解急、助疏导、助润德的作用。
中心校还以丰富的社区活动带动居民素质的提高。利用端午节、“七一”、春节等传统节日,开展联欢会、趣味运动会、走访慰问社区困难群众等活动,丰富居民文化生活。发展培养鑫淼庄户豫剧团、轻舞飞扬舞蹈队、墨香清远书画协会、玫苑之家红白理事会等二十多个有实力、富爱心的社会组织,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功能,真正将社区打造成发动群众、宣传群众、教育群众的主阵地,推动城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。
三是建设退役军人服务站,提高退役军人培训创业和服务水平。锦水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年度有计划,月月有活动,为更好的服务和培训退役军人,服务站不断创新服务管理工作模式,及时了解退役军人所需,举办村(社区)退役军人联络员政策培训班,保证各村能够更好的为退役士兵解答政策疑问,切实做好退役军人服务,举办“崇尚荣誉
守望幸福”退伍老兵圆梦活动,通过退役军人给学生讲故事作报告,弘扬崇尚英雄、关爱英雄的传统美德。联合平阴县中医院在东子顺北村开展退役军人义诊行动等,通过营造崇尚军人的氛围,让退役军人服务站真正成为锦水街道810名退役军人们温馨的家。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迎接了国家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观摩。
虽然我们在社区教育工作方面做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,但同上级的要求和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教育需求还有一段距离,今后,我们不断拓展社区教育工作的新思路、新内涵、新途径,使我们的教育活动贴近学生,贴近家长,贴近学校、贴近实际、贴近群众,在创新中谋求发展,为建立活力宜业、生态宜居、休闲宜游的高品质县城西部新区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。